正确煎煮中药有助于发挥其最大药效。在煎煮前应先浸泡中药,质地疏松的药材浸泡时间稍短一些,约为20-30分钟,而质地坚硬、致密的药材可浸泡50分钟。而一些矿石类药材浸泡的时间则更长。
我们知道,中药在煎制的过程中有许多细节需要注意,比如在煎制中药之前需要先将药物用凉水浸泡,帮助药材中的成分可以更好地析出。有些人认为药物浸泡的时间越久越好,这是不正确的。那中药浸泡多久比较好?
一、中药浸泡多久比较好
中药需要用凉水浸泡之后,其中的有效成分才能更好的析出,但要注意的是,药材有些需要久浸,有些不宜久浸,比如像花、茎等质地较疏松的药材浸泡的时间可相对短一些,只需要20-30分钟左右即可。而果实、种子等质地坚硬、致密的药材就需要浸泡较长时间,大约在50分钟左右。还有一些矿石类药物,浸泡时间更长。煎药时应配合药物的特性浸泡,才可以发挥最大药效。
二、煎药时要注意哪些问题
1、煎药前需浸泡:煎药前应提前将药物浸泡一会儿,使药物中的有效成分被析出,可以发挥最大药效。
2、煎煮次数:中药一般需要煎煮两次,可以更好地煎出药物中的有效成分。
3、煎药的温度:煎药时温度要控制好,一般在药物未沸腾之前先用武火,待煮沸之后则开始用文火。
4、煎煮时间:煎煮时间由药物与疾病的性质决定,一般第一煎在沸腾之后计算,需要20-30分钟,第二煎则需要30-40分钟。其中治疗感冒类的药物煎煮时间可适当缩短,而滋补类药物的煎煮时间则可适当延长。
5、留取药液量:即一剂中药在两次煎煮之后混合起来的量。成人一般为400-600毫升,分两次一天内服完。儿童则为200-300毫升,分2-3次一天内服完。
6、服药方法:治疗腹泻、肠炎、发热、感冒等疾病的药物应采用频服的方法,大约每4小时服用一次,一次服用30-40毫升,待病愈之后改为一日服用2-3次,儿童服药应以少量多次为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