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烧指发热。持续发热37.5℃到38℃可能是病毒性感冒、急性舌扁桃体炎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、脑炎等因素引起的,建议患者对症治疗。
1、病毒性感冒:病毒性感冒是指通过空气或手接触病毒,从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。患者多有咽干、咽痛、咳嗽等症状,还伴随着持续发热到38℃,即体温调节中枢失控。此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、感冒灵颗粒等药物治疗,有解热镇痛的作用。
2、急性舌扁桃体炎:急性舌扁桃体炎是指舌根部淋巴组织团块急性发炎,与感染因素、免疫因素等有关。患者可能出现灼热、咽痛、耳内剧痛等症状,部分患者也可能会由于体温系统失调表现出持续性发热。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,如阿莫西林胶囊、注射用青霉素钠等。
3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:部分患者的身体素质比较差,此时可能会感染新型冠状病毒。患者可以通过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、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等方式进行确诊。此时患者的体温调节中枢受到病毒的刺激,可能会出现发热38℃的情况。此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疏风解毒胶囊、布洛芬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,有解热的作用。
4、脑炎:当患者感染了病毒、细菌、寄生虫等致病微生物,并侵入脑内不同部位引起局部炎症时,可引发脑炎。患者体温调节中枢被致病微生物破坏,可能出现一直发热的情况,患者也可能出现头晕、呕吐等症状。建议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奥拉西坦注射液、吡拉西坦胶囊等药物治疗,可以通过调节脑细胞代谢达到保护脑细胞的作用。
患者如果出现持续性发热,需及时前往医院明确病因,如颅脑CT检查、血常规、脑电图检查、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、胸部CT等。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,生活中清淡饮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