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-12岁儿童腹痛可通过焦山楂、鸡内金、陈皮、茯苓、乌梅等草药缓解。腹痛可能与饮食积滞、脾胃虚弱、肠道寄生虫、腹部受凉、胃肠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,通常表现为脐周隐痛、食欲减退、恶心呕吐、大便异常等症状。
1、焦山楂消食:焦山楂擅长消化肉食积滞,能促进胃液分泌,改善饭后腹胀。可将5克焦山楂与粳米煮粥,适合因过食油腻零食导致的腹痛。注意空腹不宜食用,连续使用不超过3天。
2、鸡内金化积:鸡内金含胃激素成分,能增强胃肠蠕动,对米面类食物积滞效果显著。研磨成粉后取3克与山药粉混合冲服,每日2次。伴有腹泻时需配伍白术同用。
3、陈皮理气:陈皮所含挥发油能缓解胃肠痉挛,特别适合腹部受凉引发的阵发性疼痛。取3年陈化陈皮5克加生姜2片煎水,疼痛发作时温热饮用。阴虚火旺者慎用。
4、茯苓健脾:茯苓多糖可调节肠道菌群,改善功能性腹痛。将茯苓10克与薏苡仁15克慢炖1小时,取汤代茶饮。长期食欲不振者建议搭配党参增强补益效果。
5、乌梅安蛔:乌梅酸性成分能松弛Oddi括约肌,对蛔虫性腹痛有缓解作用。用5枚乌梅加花椒2克煎浓汁,疼痛剧烈时少量频服。需配合驱虫药才能根治病因。
儿童腹痛期间应保持清淡饮食,推荐小米南瓜粥、胡萝卜泥等易消化食物,避免生冷瓜果。每日可进行顺时针腹部按摩10分钟,配合散步等轻度活动促进肠蠕动。持续疼痛超过6小时或出现发热、血便等情况需立即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