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体缺损可能由龋齿、外伤、磨耗、酸蚀症、发育异常等原因引起,长期未处理可导致咀嚼功能下降、邻牙移位、颞下颌关节紊乱、牙髓病变、面部形态改变等危害。
1、咀嚼障碍:牙体缺损破坏咬合接触面,降低咀嚼效率。长期单侧咀嚼可能引发颞下颌关节弹响或疼痛。建议使用树脂充填或嵌体修复恢复牙冠形态,避免进食过硬食物。
2、邻牙倾斜:缺损导致邻牙失去支撑向缺隙侧倾斜,造成食物嵌塞和牙周损伤。需及时进行全冠修复或贴面治疗,必要时配合正畸矫正移位牙齿。
3、牙髓炎症:深达牙本质深层的缺损可能诱发牙髓炎,表现为冷热刺激痛或自发痛。根管治疗后需行桩核冠修复,常用药物包括氢氧化钙糊剂、甲醛甲酚、樟脑酚。
4、关节紊乱:后牙大面积缺损导致垂直距离降低,可能引发关节区压痛、张口受限。需通过咬合重建恢复颌位关系,治疗方法包括活动义齿、固定桥或种植修复。
5、面容改变:前牙缺损影响唇部支撑,导致面部塌陷和发音异常。全瓷冠或瓷贴面可改善美观,严重骨缺损需结合牙槽嵴增量术。
日常需控制碳酸饮料摄入,采用巴氏刷牙法配合牙线清洁。定期口腔检查能早期发现楔状缺损或隐裂,运动时佩戴防护牙托预防外伤。修复后避免用修复牙咬开瓶盖等硬物,每年进行专业洁治维护牙周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