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标准需满足空腹血糖≤5.3mmol/L、餐后1小时血糖≤7.8mmol/L、餐后2小时血糖≤6.7mmol/L,糖化血红蛋白建议<6.0%。
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应控制在3.3-5.3mmol/L范围内。监测时间点为晨起未进食前,超过5.3mmol/L可能增加胎儿畸形风险。建议通过睡前加餐如无糖酸奶、全麦面包预防夜间低血糖及黎明现象。
餐后1小时血糖需≤7.8mmol/L,该时段反映胰岛素分泌高峰能力。进食高GI食物易导致超标,可选择分餐制每日5-6餐,主食优先选择燕麦、荞麦等低升糖指数食物,配合餐后散步15分钟帮助控糖。
餐后2小时血糖应维持在4.4-6.7mmol/L,是评估葡萄糖代谢的重要指标。若连续两次检测>6.7mmol/L,需调整饮食结构,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魔芋、西兰花,必要时启动胰岛素治疗。
夜间血糖波动需保持4.4-5.6mmol/L,避免低于3.3mmol/L的夜间低血糖。建议22:00-23:00监测,出现异常时可尝试蛋白质加餐如水煮蛋、低脂奶酪,苏木杰现象患者需调整胰岛素剂量。
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近8-12周平均血糖水平,妊娠期建议每1-2月检测,目标值<6.0%。若>6.5%提示血糖控制不佳,需联合动态血糖监测,可能与胰岛素抵抗加重或饮食依从性差有关。
妊娠期糖尿病血糖管理需结合个性化营养方案,每日摄入碳水化合物150-200g分5-6餐,蛋白质增加至1.1g/kg体重,推荐清蒸鱼、豆腐等优质蛋白。运动选择孕妇瑜伽、游泳等中低强度项目,每周≥150分钟。每周至少3天进行七点血糖监测空腹+三餐前后+睡前,出现持续高血糖或酮症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。血糖仪需定期校准,检测前需清洁采血部位避免误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