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角膜烧伤可能由化学物质灼伤、热烧伤、紫外线损伤、电击伤、异物擦伤等原因引起,后遗症风险与损伤程度相关。可通过局部用药、手术治疗、营养支持、物理治疗、定期复查等方式干预。
1、化学灼伤:强酸强碱接触角膜后破坏上皮层及基质层,导致角膜混浊或穿孔。可能与职业暴露、误用清洁剂等因素有关,通常表现为剧烈眼痛、畏光流泪。急性期需用生理盐水冲洗,后期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促进修复,严重者需行角膜移植术。
2、热烧伤:高温蒸汽或熔融金属溅入眼内造成胶原蛋白变性。常见于焊接作业或厨房事故,伴随眼睑皮肤损伤、角膜上皮脱落。轻度烧伤可用玻璃酸钠滴眼液保湿,重度需羊膜覆盖术防止睑球粘连。
3、紫外线损伤:电焊弧光或雪地反射紫外线引发角膜上皮点状脱落。多在暴露后6-12小时出现异物感、睁眼困难。短期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感染,佩戴防UV护目镜可避免复发。
4、深层瘢痕:三度烧伤累及角膜基质时,修复过程中胶原排列紊乱形成云翳或白斑。影响视力需行准分子激光治疗性切削术,联合使用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改善角膜代谢。
5、慢性干燥:烧伤损伤杯状细胞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。表现为持续性眼干涩、晨起睁眼困难。长期使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,配合睑板腺按摩可改善症状。
角膜烧伤后需持续补充维生素A、C及Omega-3脂肪酸促进组织修复,避免游泳及粉尘环境刺激。恢复期每日热敷眼睑改善血液循环,选择羽毛球等非对抗性运动防止碰撞。定期进行角膜地形图及内皮细胞计数检查,发现角膜变薄或新生血管需及时干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