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性尿道感染可通过抗生素治疗、局部清洁、暂停同房、多饮水、调节饮食等方式缓解。尿道感染通常由细菌逆行感染、同房摩擦刺激、免疫力下降、尿路结构异常、卫生习惯不良等原因引起。
急性感染期需避免同房行为。性活动可能加重尿道黏膜机械性损伤,导致病原体扩散或二次感染。建议症状完全消失后3天再恢复同房,并使用避孕套降低交叉感染风险。
细菌性尿道感染需规范使用抗生素。常用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、头孢克肟、磷霉素氨丁三醇等。需完成整个疗程避免耐药性,伴有发热或腰痛者需静脉给药。
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1-2次,选择pH5.5的弱酸性洗液。排便后从前向后擦拭,避免肠道细菌污染尿道口。同房前后及时排尿冲洗尿道,减少细菌定植机会。
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ml以上,每2-3小时主动排尿1次。大量尿液冲刷可减少膀胱内细菌浓度,避免尿潴留。建议选择蔓越莓汁等富含原花青素的饮品。
限制辣椒、酒精、咖啡等刺激性食物摄入。增加酸奶、纳豆等含益生菌食品,维持泌尿生殖道菌群平衡。适量补充维生素C增强黏膜抵抗力。
建议选择棉质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,避免久坐或穿紧身裤。可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功能,减少尿路受压。反复感染者需排查糖尿病、泌尿系结石等基础疾病,必要时进行尿动力学检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