孕产妇VTE风险评估可通过临床评分量表、病史筛查、体格检查、实验室检测、影像学评估等方式进行。
采用Wells评分、Caprini评分等标准化工具量化风险。妊娠期专用RCOG评分系统纳入年龄、BMI、多胎妊娠等11项参数,总分≥4分需药物预防。产后阶段重点评估剖宫产、产后出血等危险因素。
详细采集个人VTE史、家族遗传性血栓病史及易栓症检测结果。既往发生过深静脉血栓的孕妇复发风险增加3-5倍。系统性红斑狼疮、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等自身免疫疾病需特别关注。
重点观察下肢不对称水肿、皮温升高及压痛等体征。单侧小腿周径较对侧增加>3cm提示深静脉血栓可能。妊娠期生理性水肿需与病理性水肿进行鉴别。
D-二聚体检测特异性较低但阴性结果可排除急性VTE。易栓症筛查包括蛋白C/S、抗凝血酶Ⅲ等指标。血小板计数异常需警惕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风险。
下肢静脉加压超声为首选无创检查,敏感度达95%。CT肺动脉造影适用于疑似肺栓塞病例,胎儿辐射暴露量控制在50mGy以下。MR静脉造影可安全用于碘造影剂过敏者。
建议孕产妇每日进行踝泵运动、凯格尔运动等低强度训练,饮食中增加三文鱼、亚麻籽等富含ω-3脂肪酸的食物。高风险人群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,产后弹力袜应持续穿戴至产后6周。哺乳期抗凝治疗可选择华法林或达比加群酯,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。出现突发呼吸困难、胸痛或咯血等症状时需立即急诊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