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槽骨吸收可能表现为牙龈萎缩、牙齿松动、牙缝增宽、牙根暴露、咬合无力等症状。
1、牙龈萎缩:牙槽骨吸收导致牙龈支撑结构减少,牙龈边缘逐渐向牙根方向退缩。早期可能仅表现为牙齿敏感,后期可见牙根表面明显裸露。建议使用软毛牙刷配合巴氏刷牙法,避免横向用力刷牙加重萎缩。
2、牙齿松动:骨量丢失造成牙齿稳固度下降,轻叩牙齿可出现轻微晃动。二度松动时牙齿可发生近远中向或唇舌向移位。需及时进行牙周夹板固定,限制咀嚼硬物防止脱落。
3、牙缝增宽:相邻牙齿间的牙槽嵴高度降低,导致牙齿间出现三角形间隙。常见于前牙区,可能伴随食物嵌塞。使用牙线时需采用C型环绕法清洁,必要时采用树脂关闭间隙。
4、牙根暴露:骨吸收使牙根表面失去保护,X线片显示根尖1/3区域出现阴影。冷热刺激敏感症状明显,严重者发生根面龋。可选用含氟化亚锡的脱敏牙膏,每季度进行专业脱敏治疗。
5、咬合无力:后牙区骨高度不足导致咀嚼效率下降,患者常诉咀嚼时牙齿"浮起感"。咬合纸测试可见广泛性早接触点。需制作咬合垫重新分配咬合力,重度吸收者需植骨手术重建。
日常应增加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,如每天饮用300ml牛奶、食用50g奶酪。进行咬肌训练时可用食指轻抵下巴做开闭口运动,每次10分钟。定期使用冲牙器清洁龈下菌斑,每半年接受专业牙周评估。吸烟者需立即戒烟,尼古丁会加速骨吸收进程。糖尿病患者需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.5%以下,避免微血管病变加重牙周组织破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