拔牙后长期不镶牙可能引发邻牙倾斜、对颌牙伸长、咀嚼功能下降、颞下颌关节紊乱、牙槽骨萎缩等问题。建议通过活动义齿、固定义齿、种植牙等方式修复缺失牙。
1、邻牙倾斜:缺失牙两侧的牙齿会逐渐向缺隙侧倾斜,导致牙缝增宽和咬合关系紊乱。日常需使用牙线清洁倾斜牙邻面,定期口腔检查评估是否需正畸干预。修复方式可选择邻牙支持式固定桥或种植牙。
2、对颌牙伸长:缺失牙对应的对颌牙会向缺牙区伸长,造成咬合创伤和牙根暴露。早期佩戴临时义齿可预防该现象,后期可通过调磨伸长牙或全冠修复恢复咬合高度。
3、咀嚼效率降低:后牙缺失会使咀嚼效率下降30%-50%,易引发胃肠负担。建议选择钴铬合金支架活动义齿或种植牙修复,日常饮食注意增加流质食物比例,细嚼慢咽。
4、颞下颌关节病:单侧后牙缺失可能导致关节弹响、疼痛等症状。修复前需进行咬合重建评估,采用咬合板治疗关节症状后,再行种植修复或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。
5、牙槽骨吸收:缺牙区骨量每年以0.5-1mm速度萎缩,影响后期修复效果。骨量充足时可选择即刻种植,骨量不足需先进行骨增量手术。日常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,避免吸烟延缓骨吸收。
缺失牙修复需在拔牙后3-6个月内完成,前牙区建议早期修复维持美观。修复后每日使用冲牙器清洁义齿,每半年进行专业维护。均衡摄入乳制品、深海鱼类等富含钙磷食物,避免单侧咀嚼习惯,定期口腔检查可最大限度降低不镶牙带来的危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