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醒失眠可通过褪黑素受体激动剂、苯二氮䓬类药物、非苯二氮䓬类药物、抗抑郁药物、中成药等方式治疗。早醒失眠通常由昼夜节律紊乱、焦虑抑郁情绪、慢性疼痛、药物副作用、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等原因引起。
1、褪黑素调节: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如雷美替胺可模拟天然褪黑素作用,适用于昼夜节律失调型早醒。这类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,避免影响自身褪黑素分泌。配合清晨光照疗法能增强疗效。
2、镇静安眠药:短效苯二氮䓬类药物如三唑仑适用于偶发性早醒,但连续使用不宜超过4周。非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右佐匹克隆选择性作用于GABA受体,成瘾性较低,适合中老年患者。
3、抗抑郁治疗:选择性5-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帕罗西汀可改善抑郁相关的晨间早醒。小剂量米氮平具有镇静作用,对伴随焦虑的失眠效果显著。用药期间需监测情绪变化。
4、中药调理:枣仁安神胶囊含酸枣仁皂苷可延长慢波睡眠。百乐眠胶囊通过滋阴清热改善阴虚型失眠。中药需辨证使用,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朱砂安神丸等含重金属制剂。
5、病因治疗:慢性疼痛患者需联合非甾体抗炎药,神经系统病变者可尝试多巴胺受体激动剂。药物副作用导致的早醒应及时调整原用药方案,必要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。
早醒失眠患者应建立固定作息时间,睡前避免摄入咖啡因和酒精,晚餐选择小米粥、香蕉等富含色氨酸的食物。日间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,卧室保持18-22℃适宜温度。持续早醒超过1个月需进行多导睡眠监测排除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