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宫下垂可通过盆底肌锻炼、子宫托放置、雌激素软膏使用等方式治疗。子宫下垂通常由分娩损伤、绝经后雌激素下降、长期腹压增高、盆底组织退化、先天发育不良等原因引起。
1、盆底肌锻炼:
凯格尔运动能增强盆底肌肉张力,每日进行收缩肛门和阴道动作,每次持续10秒,重复10-15次。生物反馈治疗可辅助定位肌肉群,配合电刺激效果更佳。
2、子宫托支撑:
环形或立方体硅胶子宫托能机械性承托子宫,需定期消毒更换。使用前需经医生测量阴道宽度,避免压迫尿道或直肠导致排尿排便困难。
3、雌激素治疗:
雌三醇软膏局部涂抹可改善阴道黏膜萎缩,普罗雌烯阴道片能增加盆底胶原蛋白合成。口服替勃龙适用于绝经后患者,需监测乳腺和子宫内膜情况。
4、病因控制:
慢性咳嗽患者需使用右美沙芬镇咳,便秘者推荐乳果糖软化粪便。肥胖人群应控制BMI在24以下,避免提重物等增加腹压行为。
5、手术评估:
重度脱垂伴排尿障碍需考虑曼氏手术,经阴道子宫骶骨固定术适合要求保留子宫者。术后三个月内禁止负重,需持续进行盆底康复训练。
每日摄入30g膳食纤维预防便秘,深蹲运动增强核心肌群力量。穿棉质透气内裤减少摩擦,每年进行盆底功能评估。出现尿储留或直肠膨出需立即就诊,Ⅲ度脱垂患者建议手术治疗。术后可补充维生素E促进伤口愈合,避免骑自行车等会阴部受压运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