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用药指南 > 资讯详情

正常人要不要打乙肝疫苗

发布时间:2025-04-06 10:21 相关企业:复禾医药

乙肝疫苗可通过主动免疫接种、高危人群筛查、抗体水平检测、母婴阻断、暴露后预防等方式预防感染。乙肝病毒感染可能由血液传播、性接触传播、母婴垂直传播、医源性感染、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引起。

1、主动免疫接种:

健康成年人建议完成三针乙肝疫苗接种程序,接种后可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。接种部位选择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,全程接种后抗体阳性率可达95%以上。未完成全程接种者需补种剩余剂次。

2、高危人群筛查:

医务人员、血液透析患者、静脉药瘾者等高风险群体需定期检测乙肝表面抗原。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需进一步检查肝功能与病毒载量。家庭成员中有乙肝携带者时,其他成员应进行血清学筛查。

3、抗体水平检测:

接种疫苗后1-2个月应检测乙肝表面抗体滴度。抗体水平低于10mIU/ml需加强免疫接种。特殊职业人群建议每3-5年复查抗体水平。免疫功能低下者抗体维持时间可能缩短。

4、母婴阻断:

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需在孕期检测病毒载量。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内需接种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。实施规范阻断措施可使母婴传播率降至5%以下。哺乳期母亲乳头皲裂时应暂停母乳喂养。

5、暴露后预防:

发生乙肝病毒暴露后24小时内注射免疫球蛋白。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乙肝疫苗首剂。暴露后预防需在专业机构完成风险评估。伤口接触污染物后应立即用流动水冲洗。

日常饮食建议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蛋奶,避免酒精减轻肝脏负担。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功能。接种疫苗后需观察30分钟有无过敏反应,接种部位避免沾水24小时。医务人员处理锐器时需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,普通人群应避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等个人物品。

上一篇:阴道发炎吃什么药 下一篇:小儿腹泻宁不可以和哪些药物一起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