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可通过切口制作、连续环形撕囊、超声乳化吸除、人工晶体植入、切口闭合等步骤完成。该手术主要适用于晶状体混浊导致的视力下降。
1、切口制作:
在角膜缘制作约2.2-3.0毫米的主切口,辅助切口通常位于主切口左侧。切口需保持水密性以减少术中前房波动,使用钻石刀或一次性手术刀完成。切口位置选择影响术后散光程度。
2、连续环形撕囊:
在前囊膜中央制作直径约5-6毫米的圆形开口,采用撕囊镊或针头完成。完整的环形开口可保证人工晶体稳定居中性,避免术后偏位。囊膜边缘需光滑连续以抵抗超声乳化时的牵拉力。
3、超声乳化吸除:
通过超声探头将混浊晶状体核粉碎乳化,同时用灌注抽吸系统清除皮质。采用分而治之、拦截劈裂等技术处理硬核,能量设置需根据核硬度调整。术中需维持前房稳定性保护角膜内皮。
4、人工晶体植入:
将折叠式人工晶体通过推注器植入囊袋内,展开后调整至光学区居中。根据患者需求选择单焦点、多焦点或散光矫正型晶体。囊袋内植入可减少瞳孔夹持等并发症。
5、切口闭合:
检查切口自闭性,必要时用角膜基质层间注水或10-0尼龙线缝合。术毕结膜下注射抗生素和激素,包扎术眼。水密切口可降低术后感染风险,促进前房形成。
术后需避免剧烈运动和揉眼,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滴眼液预防感染,定期复查评估视力恢复情况。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C和抗氧化物质,适度进行眼球转动训练促进血液循环。手术24小时后可进行基础视力检查,1周内避免俯身动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