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用药指南 > 资讯详情

新生儿眼底筛查一定要做吗

发布时间:2025-04-19 10:14 相关企业:复禾医药

新生儿眼底筛查是早期发现视网膜病变、先天性白内障等眼部疾病的关键手段,建议所有新生儿在出生后接受筛查。早产儿、低出生体重儿或存在家族眼病史的婴儿属于高危人群,更需优先完成检查。

1、早产儿视网膜病变:早产儿视网膜血管发育不完善可能引发病变,未及时干预可导致失明。筛查通过眼底照相或间接检眼镜评估血管发育状态,发现异常需激光光凝或玻璃体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。

2、先天性白内障:晶状体混浊可能与遗传代谢疾病或宫内感染有关,表现为瞳孔区白斑、追视障碍。确诊后需在3月龄前行白内障吸除术,术后配戴矫正眼镜或人工晶状体植入。

3、视网膜母细胞瘤:与RB1基因突变相关的恶性肿瘤,典型症状为白瞳症、斜视。筛查发现可疑病灶时需通过MRI确诊,治疗选择包括化学减容术、激光消融或眼球摘除。

4、家族遗传性眼病:部分视网膜色素变性、青光眼存在家族聚集性。筛查可发现视盘形态异常、视网膜电流图波形改变,需定期监测眼压和视野,必要时采用降眼压药物或滤过手术。

5、感染性眼病:巨细胞病毒、弓形虫等宫内感染可能导致视网膜脉络膜炎。筛查发现出血灶或瘢痕需进行血清学检测,急性期应用更昔洛韦、磺胺嘧啶等抗感染治疗。

新生儿眼底筛查建议在出生后4-6周内完成,采用广域数码视网膜成像系统可覆盖90%以上视网膜区域。筛查前1小时避免喂食以防呕吐,检查后短暂眼睑红肿属正常现象。母乳喂养提供叶黄素促进视网膜发育,日常避免强光直射婴儿眼睛,发现持续流泪或畏光应及时复查。

上一篇:脓疱型银屑病会不会传染 下一篇:慢性的病毒性的肝炎是怎么来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