咯血可能由支气管扩张、肺结核、肺癌、肺炎、肺栓塞等原因引起。
1、支气管扩张:支气管壁结构破坏导致血管破裂出血,可能与反复感染或遗传因素有关。患者常伴有慢性咳嗽、大量脓痰。治疗需控制感染,使用氨溴索、乙酰半胱氨酸等祛痰药物,严重者需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。
2、肺结核:结核分枝杆菌侵蚀肺血管引发出血,多伴随低热、盗汗、消瘦。需规范使用异烟肼、利福平、吡嗪酰胺等抗结核药物,保持充足营养支持,隔离期避免传染他人。
3、肺癌:肿瘤组织侵犯血管造成出血,常见于长期吸烟者。典型症状包括刺激性干咳、胸痛。根据分期选择手术切除、放疗或靶向治疗,常用药物包括吉非替尼、奥希替尼等EGFR抑制剂。
4、肺炎:肺部炎症波及血管时可能渗血,多由细菌或真菌感染导致。患者常有高热、铁锈色痰。治疗需针对病原体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、莫西沙星,配合雾化吸入促进排痰。
5、肺栓塞:血栓阻塞肺动脉引发梗死区出血,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有关。突发胸痛、呼吸困难是典型表现。需紧急抗凝治疗,使用利伐沙班、依诺肝素等药物,重症患者需行导管取栓术。
预防咯血需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,保持室内空气湿润有助于呼吸道保护。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增强心肺功能,但急性期应绝对卧床。饮食选择高蛋白、高维生素的温凉流质食物,避免辛辣刺激。出现咯血症状应立即采取患侧卧位,及时清除口腔积血,监测出血量超过100毫升需紧急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