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性小便失禁可通过盆底肌训练、行为疗法、药物治疗、手术治疗、神经调节等方式改善。该症状可能由妊娠损伤、激素变化、泌尿感染、神经损伤、盆腔器官脱垂等因素引起。
1、盆底肌训练:凯格尔运动能增强尿道括约肌力量,每日3组、每组10-15次收缩,持续6-8周可提升控尿能力。生物反馈辅助训练能帮助掌握正确发力方式。
2、行为疗法:定时排尿计划每2-3小时如厕,逐渐延长间隔时间;记录排尿日记识别诱因,控制咖啡因摄入量每日不超过200mg。
3、药物治疗:抗胆碱能药物如托特罗定、索利那净可缓解膀胱过度活动;阴道雌激素软膏适用于绝经后萎缩性尿道炎;去氨加压素用于夜间多尿型失禁。
4、手术治疗:尿道中段悬吊术采用合成吊带加强尿道支撑;膀胱颈悬吊术适用于解剖缺陷者。术后需避免提重物3个月。
5、神经调节:骶神经调节通过植入电极改善膀胱-神经信号传导,适用于难治性病例。经皮胫神经刺激每周1次、12周疗程为非侵入性选择。
调整生活方式有助于症状管理:每日饮水控制在1.5-2升,分次少量饮用;避免跳跃、咳嗽时腹压增高动作;选择瑜伽、游泳等低冲击运动;穿着吸湿裤或护垫应对急迫性失禁。超重者减轻体重5%-10%可降低腹压,吸烟者戒烟减少咳嗽刺激。定期复查评估治疗效果,合并尿路感染需及时抗生素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