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痔可能由长期便秘、久坐久站、妊娠期腹压增高、肛周静脉曲张、慢性炎症刺激等原因引起。
1、便秘因素:排便时过度用力导致肛垫下移,直肠静脉回流受阻形成静脉团。日常增加膳食纤维摄入,如燕麦、火龙果、芹菜等促进肠道蠕动,避免如厕时久蹲。
2、体位影响:持续久坐久站使肛门静脉血液淤积。每小时活动5分钟,可做提肛运动促进循环,避免穿紧身裤压迫会阴。
3、妊娠压迫: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,引发肛周血管扩张。孕产妇宜采用侧卧位休息,温水坐浴缓解肿胀,分娩后症状多自行缓解。
4、静脉病变:肛垫内静脉丛病理性扩张形成血栓。可能与门静脉高压、盆腔肿瘤有关,常伴随肛门异物感、排便后滴血。药物可选地奥司明、迈之灵改善微循环。
5、炎症刺激:反复腹泻或肛窦炎引发淋巴回流障碍。需治疗原发病如克罗恩病,局部使用氢化可的松软膏减轻水肿,避免辛辣食物刺激黏膜。
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全谷物和绿叶蔬菜摄入,每日饮水2000ml以上保持粪便柔软。避免负重和剧烈运动增加腹压,便后使用智能马桶温水冲洗。症状持续加重或血栓形成时需考虑外痔切除术或激光消融术,术后配合红外线理疗促进创面愈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