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用药指南 > 资讯详情

疖子和皮脂腺囊肿的区别

发布时间:2025-04-10 14:44 相关企业:复禾医药

疖子与皮脂腺囊肿在临床表现、发病机制及处理方式上存在明显差异。疖子属于急性细菌性毛囊炎,表现为红肿热痛的硬结;皮脂腺囊肿则是皮脂腺导管阻塞形成的慢性囊性病变,质地柔软且多无痛感。

1、病因差异:疖子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,常见于皮肤摩擦部位;皮脂腺囊肿源于皮脂腺导管堵塞,与激素分泌旺盛相关。前者需抗生素治疗,后者多需手术切除。

2、外观特征:疖子初期呈红色丘疹,迅速发展为充满脓液的隆起结节;皮脂腺囊肿为皮下圆形包块,表面可见黑色开口,挤压可排出豆腐渣样内容物。

3、症状发展:疖子伴随明显疼痛、局部发热,可能引起淋巴结肿大;皮脂腺囊肿通常无痛,继发感染时才出现红肿,可能反复发作。

4、治疗方式:疖子早期可热敷促进化脓,破溃后需碘伏消毒,严重者口服头孢氨苄、阿莫西林或克林霉素。皮脂腺囊肿完整切除是根治方法,感染期需先控制炎症再行囊肿摘除术或激光切除术。

5、并发症风险:疖子可能引发败血症或颅内感染;皮脂腺囊肿感染可形成脓肿,长期未愈可能瘢痕增生。两者均需避免自行挤压,面部病灶应及时就医。

保持皮肤清洁是预防关键,油性肤质者需选用控油洗面奶,避免高糖饮食。疖子患者应增加维生素C摄入,囊肿患者术后需定期换药。运动时注意减少衣物摩擦,出现持续增大或破溃的皮损需皮肤科就诊。

上一篇:颌下腺结节会是肿瘤吗 下一篇:身上有小红点不痛不痒的病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