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指关节痛可通过热敷按摩、非甾体抗炎药、抗风湿药物、糖皮质激素、关节腔注射等方式缓解。关节疼痛可能与骨关节炎、类风湿关节炎、痛风性关节炎、创伤性损伤、长期劳损等因素有关,通常表现为晨僵、肿胀、活动受限、关节变形、皮下结节等症状。
1、热敷按摩:生理性关节疼痛多由寒冷刺激或过度使用导致,每日用40℃左右热毛巾外敷15分钟,配合拇指指腹环形按压疼痛部位,促进局部血液循环。避免提重物或重复性抓握动作,必要时使用护具分担关节压力。
2、非甾体抗炎药:骨关节炎急性发作期可选用塞来昔布、布洛芬、双氯芬酸钠等药物,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疼痛肿胀。胃肠道敏感者需搭配雷尼替丁等胃黏膜保护剂,连续用药不超过两周。
3、抗风湿药物: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需长期服用甲氨蝶呤、来氟米特、艾拉莫德等慢作用抗风湿药,延缓关节破坏进程。用药期间每月监测肝肾功能,出现口腔溃疡或脱发时及时调整剂量。
4、糖皮质激素:痛风急性期可短期口服泼尼松或地塞米松,快速控制关节腔无菌性炎症。糖尿病患者慎用,疗程控制在7-10天,突然停药可能诱发反跳现象。
5、关节腔注射:严重骨关节炎可进行玻璃酸钠或倍他米松关节腔注射,润滑软骨并减轻摩擦疼痛。需在超声引导下操作,注射后48小时内避免剧烈活动,每年治疗不超过3次。
关节疼痛患者日常需增加三文鱼、核桃等富含ω-3脂肪酸食物的摄入,减少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饮食。建议进行游泳、太极拳等低冲击运动,每日关节活动度训练不少于30分钟。睡眠时保持手指伸展位,使用加热护手套改善晨僵症状。若疼痛持续加重伴关节畸形,需进行X线及类风湿因子检测排除器质性病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