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用抗结核药物期间怀孕需谨慎评估,利福平、异烟肼、吡嗪酰胺等一线药物可能影响胎儿发育,建议完成治疗后再备孕。
抗结核药物中利福平属于D类妊娠用药,可能干扰胎儿维生素K代谢导致出血倾向;异烟肼可通过胎盘屏障,增加新生儿神经系统损伤风险;乙胺丁醇存在致畸案例报告。妊娠早期前3个月用药风险最高,需严格避孕。
必须治疗者可选择相对安全的二线药物,如环丝氨酸、对氨基水杨酸钠。需在结核科与产科医生共同监测下,通过痰培养药敏试验调整方案,避免使用氨基糖苷类等明确致畸药物。
结核病本身消耗机体营养储备,怀孕后母体铁、钙、叶酸需求倍增。药物性肝损伤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可能叠加,需每周监测转氨酶与胆红素水平。
活动性肺结核孕妇分娩时需隔离操作,新生儿需立即接种卡介苗并预防性使用异烟肼。哺乳期母亲服用利福平时,乳汁中药物浓度可达母血50%,建议配方奶喂养。
完成标准6-9个月抗结核疗程后,经胸部CT确认病灶钙化、连续3次痰涂片阴性,停药3个月以上再怀孕。备孕前需检查肝肾功能,补充叶酸至血清浓度>20nmol/L。
结核病患者备孕期间应保证每日70g优质蛋白摄入,优先选择鱼肉、鸡胸肉及大豆分离蛋白;每周进行150分钟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游泳、瑜伽;每月监测血常规与尿常规,特别注意血红蛋白不低于110g/L。居住环境需保持通风干燥,定期紫外线消毒,避免与呼吸道感染者接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