泌尿道感染可通过抗生素治疗、碱化尿液、中药辅助、局部护理、预防复发等方式治疗。泌尿道感染通常由细菌感染、尿路梗阻、免疫力下降、卫生习惯不良、激素水平变化等原因引起。
细菌感染是泌尿道感染的主要原因,常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。临床常用抗生素包括左氧氟沙星、头孢克肟、磷霉素氨丁三醇。抗生素需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,避免滥用导致耐药性。治疗期间需完成全程用药,不可自行停药。
尿液酸化会加重尿路刺激症状,可口服碳酸氢钠片碱化尿液。柠檬酸钾颗粒也能调节尿液pH值,缓解排尿灼痛感。碱化尿液同时需每日饮水2000ml以上,通过增加尿量冲刷尿道。
中药复方如八正散、三金片具有清热利湿功效。单味药车前草、金钱草可煎水代茶饮。中药治疗需辨证施治,湿热下注型可用萆薢分清丸,脾肾两虚型适用知柏地黄丸。
保持外阴清洁干燥,如厕后从前向后擦拭。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清洗会阴部,选择pH值5.5的弱酸性护理液。月经期需勤换卫生巾,性生活后及时排尿冲洗尿道。
反复感染者需排查糖尿病等基础疾病。绝经后女性可局部使用雌激素软膏改善黏膜萎缩。日常穿棉质透气内裤,避免久坐憋尿。蔓越莓制剂可能通过抑制细菌黏附预防感染。
饮食宜清淡,多食冬瓜、黄瓜等利尿食物,限制辛辣刺激饮食。适度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功能。出现发热、腰痛或血尿需及时就医,警惕肾盂肾炎等并发症。每年发作超过3次者建议行泌尿系统超声检查排除解剖异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