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颌骨骨质增生与骨瘤可通过组织病理学特征、生长方式、影像学表现、临床症状及治疗需求进行区分。
骨质增生是骨皮质反应性增厚,显微镜下可见成熟板层骨结构;骨瘤由异常增殖的骨组织构成,病理分型包括致密型、海绵状型或混合型。
骨质增生沿骨表面缓慢生长,形态多呈梭形或波浪状;骨瘤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圆形/椭圆形突起,可向软组织内膨胀性生长。
X线片显示骨质增生为均匀高密度影,与正常骨皮质连续;CT三维重建可见骨瘤呈"蘑菇样"孤立病灶,周围可见透亮带。
骨质增生多无症状,偶见局部压痛;骨瘤可能伴随面部畸形、牙齿移位或三叉神经压迫症状,疼痛程度与体积正相关。
无症状骨质增生无需处理,定期观察即可;骨瘤若影响功能或美观需手术切除,常用术式包括边缘性切除术、整块切除术。
日常护理需注意避免颌面部外伤,骨质增生患者建议每6-12个月进行全景片复查;骨瘤术后患者应保持口腔卫生,避免咀嚼硬物。饮食推荐高钙食物如乳制品、深绿色蔬菜,配合维生素D补充促进骨愈合。适度进行咬肌训练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,但需避免过度张口运动。出现颌骨异常膨隆或持续性疼痛时应及时就诊口腔颌面外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