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列腺炎可通过抗生素、α受体阻滞剂、非甾体抗炎药、植物制剂、镇痛药等方式治疗。前列腺炎通常由细菌感染、尿液反流、免疫异常、盆底肌肉痉挛、生活习惯不良等原因引起。
细菌性前列腺炎需使用抗生素,常用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、多西环素、头孢曲松。疗程通常持续2-4周,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可能需要更长时间。用药期间需定期复查,避免自行调整剂量。
坦索罗辛、特拉唑嗪等药物可松弛前列腺和膀胱颈部肌肉,改善排尿困难症状。这类药物可能引起体位性低血压,建议睡前服用。持续使用4-6周才能评估疗效。
塞来昔布、布洛芬、双氯芬酸钠可缓解盆腔疼痛和炎症反应。胃肠道不适者需配合胃黏膜保护剂使用。短期用药控制症状,避免长期大剂量服用。
锯棕榈提取物、普适泰等植物药具有抗炎作用,适用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。这类药物副作用较少,但起效较慢,需连续服用1-3个月。可与西药联合使用增强疗效。
严重疼痛者可短期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曲马多。神经病理性疼痛可能需要加巴喷丁。镇痛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,避免形成药物依赖。
前列腺炎患者日常应避免久坐、辛辣饮食和酒精刺激,保持规律性生活有助于前列腺液排出。适度进行盆底肌训练和温水坐浴可缓解症状。建议每日饮水2000ml以上,多食用西红柿、南瓜子、深海鱼类等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。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复查调整治疗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