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置胎盘是否需要绝对卧床需根据临床分型及出血风险综合判断。完全性前置胎盘伴活动性出血需严格卧床,边缘性或部分性前置胎盘无出血症状时可适度活动。
1、完全性前置胎盘:胎盘完全覆盖宫颈内口,出血风险高。突发无痛性阴道出血是其典型表现,可能与子宫下段拉伸导致胎盘剥离有关。孕28周后确诊者需绝对卧床直至分娩,避免爬楼梯、深蹲等增加腹压动作。医疗干预以硫酸镁抑制宫缩、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为主,必要时行紧急剖宫产。
2、部分性前置胎盘:胎盘覆盖部分宫颈内口。出血量较少时可采取左侧卧位休息,每日监测胎动。建议配备家用胎心监护仪,避免提重物及长时间站立。如出现鲜红色出血需立即就医,可能需输血或提前终止妊娠。
3、边缘性前置胎盘:胎盘边缘达宫颈内口但未覆盖。无出血症状者每日可进行短距离散步,避免剧烈运动。建议使用托腹带减轻腹部压力,补充铁剂预防贫血。32周超声复查胎盘位置,约30%案例中胎盘会随子宫增长上移。
4、低置胎盘状态:胎盘下缘距宫颈内口<2cm。孕中期发现者可正常生活,禁止性生活及盆浴。建议增加蛋白质摄入促进胎盘功能,每日饮水≥2000ml改善子宫灌注。定期超声监测胎盘位置变化,多数在孕晚期可转为正常位置。
5、前置胎盘伴植入:胎盘侵入子宫肌层。可能与剖宫产史、子宫内膜损伤有关,表现为反复少量出血伴子宫压痛。需三级医院多学科管理,预防性使用抗生素,备选子宫动脉栓塞术或子宫切除术。孕34-36周计划性剖宫产可降低大出血风险。
前置胎盘孕妇应保证每日摄入瘦肉150g、绿叶蔬菜300g及复合维生素,贫血者需补充铁剂30-60mg/日。可进行床上踝泵运动预防血栓,每2小时翻身一次避免压疮。出血期间需记录卫生巾更换频率,任何情况下出现头晕、宫缩加剧或出血量增大均需急诊处理。建议提前准备待产包并确定转运方案,选择有血库及新生儿重症监护能力的医院分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