误区一:滥用抗菌药和抗病毒药
当前仍有一些基层医生将抗菌药+利巴韦林当做“万金油”使用,治疗发热、咳嗽、腹泻等都用此搭档。实际上,秋冬为病毒感染性腹泻的高发季节,一般病原体主要为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,所以不推荐使用抗菌药治疗。此外,目前并没有抗病毒治疗的循证指南,虽然利巴韦林由于易获得、价格低,在基层使用还是很普遍,但它并不能缩短病程,所以也不主张使用。
在临床诊疗腹泻病人时,需注意:水样便或蛋汤样便多为病毒引起,无中毒症状者不用抗菌素;黏液脓血便多为细菌感染,常用有喹诺酮类、头孢菌素类药物等;抗菌素所致腹泻要停用抗菌素;常规治疗效果不好时要考虑其它原因,如是否为食物过敏或乳糖酶缺乏等。
误区二:不重视补液/滥用静脉补液
曾有一基层医生接诊一9个月,8kg,呕吐腹泻的患儿,查体:体温38℃,呼吸25次/分,脉搏140次/分,肠鸣音亢进,精神不佳,面色苍白,皮肤弹性较差,两眼凹陷,前囱凹陷,上吐下泻。该医生初步诊断为病毒性肠炎,给予小儿七星茶、整肠生口服,爱茂尔1.5ml肌注。当日16:00患儿再次就诊,医生考虑出现严重脱水,呼吸急促,精神萎靡,面色苍白,立马转上级医院,途中出现休克,不治身亡。
腹泻的时候,水分和电解质可通过稀便大量丢失,也可通过呕吐、出汗、尿液和呼吸丢失。如果没有及时补充,可能发生脱水,并且水和电解质缺乏会不断发展。尤其儿童处于生长旺盛期,对水的需要量相对较多,对缺水的耐受力又差,较成人更易发生脱水,并且进展快,干预不及时,易致重度脱水,从而会引起患者抽搐、休克甚至危及生命。该名医生接诊时对患儿的脱水情况并未重视,延误了病情,值得我们警惕。此外,在腹泻患者的治疗中,也应避免步入滥用静脉补液的误区。这里有个小儿腹泻补液方案,基层医生适用。
注:WHO腹泻治疗指南明确指出,仅仅通过简单的口服补液的方法就能够安全和有效地治疗90%以上各种病因和各年龄患者的急性腹泻,给液量的一般原则是患儿或成年患者愿意喝多少就给多少,直到腹泻停止。
误区三:不重视补锌
补充锌剂可增强肠道抵抗力,促进粘膜修复,目前研究证实补锌有利于减少腹泻天数和病情严重程度,也可以预防未来2~3个月的腹泻复发,所以从腹泻开始即可进行补锌治疗。如赖氨葡锌5mg,qd,10~15天。
误区四:禁食
以往患儿腹泻,为了让胃肠道得以休息,会强调限制饮食、禁食。近年来研究发现禁食有害无益,尤其因腹泻导致大量水分及电解质丢失的情况下,禁食会加重脱水及酸中毒,同时禁食使患儿处于饥饿状态,从而增加肠壁消化液的分泌,反而加重腹泻。
误区五:抗菌药、益生菌制剂、蒙脱石散同时吃
当此三类药需一起应用时,应嘱咐病人,抗菌药最先服用(杀灭病原菌),再服用蒙脱石散(吸附消化道内的病原微生物和毒素,保护和促进肠黏膜再生修复),最后服用益生菌制剂(恢复肠道菌群平衡),且服用时每种药之间均需间隔至少1小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