恶心想吐可通过多潘立酮、甲氧氯普胺、昂丹司琼等药物缓解,通常由饮食不当、妊娠反应、晕动症、胃肠炎、前庭功能障碍等因素引起。
1、促胃动力药:
多潘立酮通过阻断多巴胺受体增强胃蠕动,适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引起的恶心;甲氧氯普胺兼具中枢镇吐作用,但可能引发锥体外系反应。用药期间需避免高脂饮食,防止加重胃部负担。
2、5-HT3拮抗剂:
昂丹司琼能抑制肠道和中枢的5-羟色胺受体,对化疗或术后呕吐效果显著。格拉司琼、托烷司琼等长效制剂适用于晕动症,服药后需保持坐位休息30分钟以增强药效。
3、抗组胺药物:
茶苯海明通过阻断前庭神经H1受体改善晕车晕船症状,与咖啡因联用可减轻嗜睡副作用。美克洛嗪对妊娠期轻度孕吐安全有效,但需在医师指导下短期使用。
4、消化系统调节:
铝碳酸镁可中和胃酸并吸附胆汁,适合胆汁反流性呕吐;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能调节肠道菌群,缓解抗生素相关性恶心。伴随腹泻时建议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。
5、中药缓解方案:
藿香正气水对暑湿型呕吐有效,含苍术、陈皮等理气化湿成分;保济丸含钩藤、菊花,适用于晕动症伴头痛者。生姜捣汁冲服能抑制妊娠早期呕吐反射。
轻度恶心可尝试含服薄荷糖或饮用姜茶,呕吐后2小时内避免进食固体食物。持续呕吐超过24小时伴电解质紊乱需静脉补液,喷射性呕吐伴意识改变应立即排查颅内病变。日常注意分次少量饮水,选择苏打饼干、米粥等低纤维食物,避免辛辣刺激及产气食品。孕妇晨起前食用全麦面包有助于缓解孕吐,晕车人群乘车前1小时按压内关穴配合深呼吸可降低发作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