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用药指南 > 资讯详情

胃穿孔是胃壁全层破裂导致胃内容物漏入腹腔的急症,可能由消化性溃疡、外伤、胃癌、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、胃部手术并发症等原因引起。

1、消化性溃疡:

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深度侵蚀胃壁是胃穿孔最常见原因。溃疡长期未愈可穿透肌层,胃酸和食物残渣刺激腹膜引发剧烈腹痛。典型表现为突发上腹刀割样疼痛伴板状腹,需紧急行穿孔修补术或胃大部切除术。

2、外伤因素:

锐器刺伤、车祸撞击等外力直接损伤胃壁可能导致穿孔。伴随呕血、休克等症状时需立即开腹探查,术中根据损伤范围选择单纯缝合或胃部分切除。

3、药物影响:

长期大剂量服用阿司匹林、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会抑制前列腺素合成,削弱胃黏膜屏障。这类患者突发穿孔时需停用相关药物,配合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治疗。

4、肿瘤侵蚀:

进展期胃癌浸润胃壁全层可造成恶性穿孔,常见于老年患者。CT检查可见胃壁不规则增厚伴游离气体,治疗需行根治性胃癌切除术联合淋巴结清扫。

5、医源性损伤:

胃镜检查、腹腔镜手术等操作不当可能造成器械性穿孔。表现为操作后持续腹痛,微小穿孔可尝试内镜下钛夹封闭,较大缺损需手术修复。

胃穿孔患者术后需严格禁食直至胃肠功能恢复,逐步过渡到低纤维流质饮食如米汤、藕粉。恢复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,少食多餐减轻胃部负担。日常需戒烟限酒,规律监测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,高血压患者慎用非甾体抗炎药。出现持续腹胀、发热等症状时需警惕腹腔感染,应及时复查腹部CT评估病情。

上一篇:阿莫西林片和分散片区别 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