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可通过溶栓治疗、降眼压治疗、血管扩张治疗、高压氧治疗、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。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、血管痉挛、血栓栓塞、青光眼、巨细胞动脉炎等原因引起。
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、血栓栓塞等因素有关,通常表现为突发无痛性视力丧失、视野缺损等症状。发病6小时内静脉注射阿替普酶、尿激酶、链激酶等溶栓药物可溶解血栓,恢复血流灌注。
青光眼或外伤导致眼压升高可能压迫视网膜动脉。使用乙酰唑胺口服、甘露醇静脉滴注降低眼压,联合按摩眼球促进血管再通。需监测视力变化及眼压波动情况。
血管痉挛性阻塞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静脉滴注罂粟碱扩张血管。吸入95%氧气与5%二氧化碳混合气体,通过化学感受器反射改善视网膜血供。
高压氧舱治疗能提高血氧分压,增加视网膜组织氧扩散距离。每日1次2.5个大气压治疗,连续5-7天可减轻视网膜细胞缺氧损伤。
对于顽固性病例可采用视网膜动脉插管溶栓或前房穿刺术。巨细胞动脉炎需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,必要时行颞浅动脉活检明确诊断。
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预后与就诊时间密切相关,黄金救治窗为发病4-6小时。恢复期需控制血压血糖,补充叶黄素和维生素B族营养素,避免剧烈运动及长时间低头。定期眼科检查监测视神经萎缩情况,视野缺损患者需进行视觉康复训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