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包括乏力、食欲减退、黄疸、肝区疼痛、凝血功能障碍等,可能伴随胎儿宫内窘迫或早产风险。
孕妇常出现持续乏力,活动后加重,与病毒对肝细胞的破坏导致能量代谢障碍有关。这种疲劳感不同于妊娠生理性疲劳,往往伴随其他肝功能异常表现。
典型表现为食欲明显减退、厌油腻食物,部分患者出现恶心呕吐、腹胀腹泻。症状严重时可导致体重下降,需与妊娠剧吐鉴别。消化道症状与肝脏胆汁分泌功能受损相关。
皮肤黏膜黄染是重要临床特征,通常先出现巩膜黄染,随后扩散至全身。尿色加深如浓茶,粪便颜色变浅。黄疸程度与肝细胞坏死程度呈正相关,需监测胆红素水平变化。
右上腹隐痛或胀痛常见,体检可发现肝脏肿大伴压痛。疼痛可能与肝包膜牵拉或炎症反应有关。妊娠晚期需注意与宫缩痛鉴别,避免延误诊断。
表现为鼻衄、牙龈出血或皮下瘀斑,严重者发生消化道出血。肝功能受损导致凝血因子合成减少,实验室检查可见PT延长。该症状提示病情进展,需警惕产后大出血风险。
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、豆制品,避免高脂饮食加重肝脏负担;适当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;定期监测肝功能、凝血功能及胎儿情况,出现皮肤瘙痒或意识改变需立即就医。注意与家人分餐,避免交叉感染,分娩后新生儿需及时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疫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