结节性甲状腺肿可通过定期随访、药物治疗、放射性碘治疗、微波消融术、甲状腺切除术等方式治疗。结节性甲状腺肿通常由碘缺乏、遗传因素、自身免疫异常、甲状腺炎症、辐射暴露等原因引起。
1、定期随访:
体积较小且无恶性征象的结节建议每6-12个月复查超声,监测结节大小及血流信号变化。随访期间需关注颈部压迫症状或声音嘶哑等新发表现。
2、药物治疗:
左甲状腺素钠片可用于抑制促甲状腺激素分泌,减缓结节增长。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可选用甲巯咪唑或丙硫氧嘧啶,合并桥本甲状腺炎需配合硒酵母片调节免疫。
3、放射性碘治疗:
适用于自主功能性结节伴甲亢患者,通过碘-131辐射破坏过度活跃的甲状腺组织。治疗前需停用抗甲状腺药物2周,治疗后可能出现暂时性甲状腺功能减退。
4、微波消融术:
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热消融技术适用于3-4cm良性结节,局部麻醉后通过高温使结节蛋白凝固坏死。术后24小时需冰敷颈部,并发症包括血肿和喉返神经暂时性麻痹。
5、甲状腺切除术:
手术指征包括结节直径>4cm、存在气管压迫、细针穿刺提示恶性可能。术式选择甲状腺叶切除或全甲状腺切除,术后需终身补充甲状腺激素并监测甲状旁腺功能。
日常建议控制海带紫菜等高碘食物摄入,每周进行3次有氧运动改善甲状腺血液循环。术后患者应每日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,睡眠时垫高枕头减轻颈部水肿,出现手足抽搐需立即检测血钙水平。甲状腺癌高危人群需每年进行颈部超声筛查,妊娠期女性应调整左甲状腺素剂量至TSH<2.5mIU/L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