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性输卵管炎可能由病原体感染、盆腔手术史、邻近器官炎症蔓延、卫生习惯不良、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引起,通常表现为下腹隐痛、异常阴道分泌物、月经紊乱、性交疼痛、不孕等症状。
慢性输卵管炎患者常出现持续性下腹部钝痛或坠胀感,疼痛多位于双侧髂窝区域,在劳累、性交或月经期加重。疼痛程度与炎症程度相关,可能伴随腰骶部酸胀不适。日常可通过热敷缓解症状,急性发作时需就医进行抗生素治疗。
输卵管炎症导致黏膜分泌增多,表现为阴道分泌物颜色发黄或呈脓性,可能带有异味。分泌物刺激可能引发外阴瘙痒。需保持外阴清洁干燥,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,必要时采用甲硝唑、克林霉素等药物控制感染。
炎症影响卵巢功能时会出现月经周期改变,常见经期延长、经量增多或非经期出血。长期慢性失血可能导致贫血症状。建议记录月经周期,贫血患者需补充铁剂和维生素C,严重者需激素调节治疗。
盆腔充血及输卵管粘连可引发性交时下腹剧痛,尤其在输卵管积水或卵巢受累时明显。疼痛可能放射至大腿内侧,性交后持续数小时。需避免剧烈性生活,采用头孢曲松联合多西环素进行规范抗感染治疗。
输卵管黏膜破坏和粘连会阻碍受精卵运输,造成继发性不孕。可能伴随宫外孕风险增高。需通过输卵管造影评估通畅度,严重者需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或试管婴儿辅助生殖。
慢性输卵管炎患者需注意高蛋白饮食如鱼肉、豆制品,避免辛辣刺激食物。适度进行瑜伽、慢跑等增强盆腔血液循环的运动。保持规律作息,治疗期间禁止盆浴和游泳,每3个月复查妇科超声和分泌物检查。出现发热或剧烈腹痛需急诊排除急性发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