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宫内膜厚度随月经周期变化,增殖期约5-10mm,分泌期可达7-14mm,绝经后通常<5mm。
月经结束后进入增殖期,雌激素促进内膜基底层细胞增生修复。此阶段子宫内膜从1-2mm逐渐增厚至5-10mm,腺体数量增多但形态笔直,血管生长缓慢。超声检查可见典型三线征,即宫腔中线与两侧内膜交界处形成的强回声线。
排卵后黄体分泌孕激素,内膜进入分泌期。腺体弯曲扩张并分泌糖原,间质水肿使厚度达7-14mm。螺旋动脉发育为胚胎着床做准备,若未受孕则黄体萎缩,激素水平下降引发内膜脱落。
功能层内膜在月经期以碎片形式剥脱,基底层保留再生能力。出血初期内膜仍保持5-7mm厚度,随经血排出逐渐变薄,末期仅剩1-2mm。异常增厚可能提示无排卵性子宫出血。
卵巢功能衰退导致雌激素水平下降,内膜萎缩变薄至5mm以下。超声显示单层均匀回声,无周期性变化。异常增厚需排查子宫内膜增生或癌变,尤其伴有绝经后出血时建议诊刮活检。
受精卵着床后内膜转化为蜕膜,厚度可达15-20mm。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维持黄体功能,孕激素促使内膜腺体肥大、血管增生,形成富含营养的蜕膜组织支持胚胎发育。
监测内膜厚度需结合月经周期阶段评估,日常保持均衡饮食摄入维生素E和Omega-3脂肪酸,适度运动改善盆腔血液循环。异常出血或持续增厚应及时妇科就诊,必要时通过阴道超声、宫腔镜或诊断性刮宫明确病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