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将老年抑郁症分为肝郁气滞型、心脾两虚型、肾虚精亏型、痰湿内阻型、气滞血瘀型五种证型,辨证施治需结合具体症状与体质差异。
情志不畅导致肝气郁结是核心病机,表现为胁肋胀痛、嗳气叹息、情绪波动大。治疗以疏肝解郁为主,可选用柴胡疏肝散加减,配合玫瑰花、合欢皮等疏肝理气药材。日常宜进行八段锦、散步等舒缓运动,避免情绪压抑。
思虑过度损伤心脾,常见心悸怔忡、食欲减退、面色萎黄。归脾汤为基础方剂,辅以龙眼肉、酸枣仁等药食同源食材。饮食宜选用山药粥、红枣小米粥等健脾养心之品,忌生冷油腻。
年老肾精不足多见腰膝酸软、耳鸣健忘、畏寒肢冷。左归丸或右归丸辨证选用,可配伍枸杞子、黑芝麻等补肾食材。建议练习五禽戏虎式以强腰肾,冬季适当温补但忌大热之品。
脾失健运生痰湿,典型症状为胸闷脘痞、舌苔厚腻、头身困重。温胆汤加减配合茯苓、薏苡仁等利湿药材。饮食需减少肥甘厚味,推荐陈皮普洱茶、赤小豆薏仁汤等化湿食疗方。
久病入络致气血瘀滞,可见面色晦暗、舌质紫暗、固定部位刺痛。血府逐瘀汤为主方,酌情加入丹参、红花等活血药材。适当按摩太冲、三阴交等穴位,避免久坐不动。
中医调理老年抑郁症需注重情志调摄与生活养护相结合。饮食建议根据证型选择对应药膳,如肝郁型可饮菊花薄荷茶,肾虚型宜食核桃黑豆粥。运动推荐太极拳、导引术等传统养生功法,强度以微微汗出为度。护理方面需保持规律作息,营造温馨家庭氛围,必要时配合耳穴压豆、艾灸等外治法辅助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