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管治疗通常需要2-3次就诊完成,具体次数取决于牙齿感染程度、根管复杂性和治疗反应等因素。
1、感染程度:
轻度感染的牙齿可能通过一次治疗完成,急性根尖周炎或化脓性感染需分次进行。首次就诊以开放引流、缓解疼痛为主,后续复诊完成根管预备和充填。分次治疗可降低术后反应风险。
2、根管解剖:
前牙单根管可能一次完成,磨牙3-4个弯曲根管需多次处理。钙化根管需专用器械分阶段疏通,变异根管如C型根管需CBCT辅助制定分次方案。复杂解剖结构延长单次操作时间。
3、炎症控制:
活髓牙一次性根充成功率高,死髓牙需氢氧化钙封药消毒1-2周。根尖阴影大于5mm需多次换药,渗出液持续存在时需延长封药周期至症状消失。
4、术后反应:
约12%患者出现治疗期疼痛需分次处置。一次性根充可能引发急性根尖反应,分次治疗可观察疼痛缓解情况。糖尿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推荐分阶段治疗。
5、修复需求:
治疗后需观察1-2周再行冠修复。大面积缺损需先做树脂充填观察,纤维桩修复需在根充后复诊完成。美学区临时冠需调整咬合后再永久修复。
治疗期间避免患侧咀嚼硬物,使用含氯己定漱口水维护口腔卫生。术后疼痛可服用布洛芬缓解,出现持续肿胀需及时复诊。完成治疗后建议每6个月拍摄X线片复查根尖状况,选择全瓷冠修复时需避免咬合过紧。日常护理配合巴氏刷牙法和牙线清洁,每年进行专业洁牙预防继发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