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年人经常腹泻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、补充水分电解质、观察排便特征、避免刺激性食物、定期监测体重等方式护理。
1、饮食调整:
选择低纤维易消化食物如白粥、软面条、蒸蛋羹,减少豆类、粗粮等产气食物摄入。每日分5-6次少量进食,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,避免油炸食品。可适量食用苹果泥、山药等具有收敛作用的食物。
2、补液管理:
每腹泻一次补充200ml口服补液盐或淡盐水,可交替饮用米汤、藕粉等含淀粉液体。观察尿液颜色及尿量,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00ml。出现口干、皮肤弹性下降时需警惕脱水。
3、症状记录:
记录每日排便次数、性状水样/糊状、是否含黏液血丝,测量并记录体温变化。注意伴随症状如腹痛部位、腹胀程度,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性肠炎或吸收不良综合征。
4、禁忌事项:
避免生冷食物如凉拌菜、冰镇饮品,限制辛辣调料、酒精及含咖啡因饮料。乳糖不耐受者需暂停牛奶,可改用无乳糖配方奶。慎用润肠通便食物如蜂蜜、火龙果。
5、体重监测:
每周固定时间晨起空腹称重,体重下降超过5%需就医排查慢性消耗性疾病。长期腹泻者建议检测血清白蛋白、前白蛋白等营养指标,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肠内营养制剂。
老年腹泻患者日常可进行腹部顺时针按摩促进肠蠕动,选择八段锦、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增强体质。注意餐具消毒及食品保鲜,剩菜存放不超过24小时。外出时随身携带备用衣物及止泻药物,腹泻持续3天以上或出现发热、血便应立即消化科就诊。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粪便隐血试验和肠镜检查,排除器质性病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