干性湿疹可通过氧化锌软膏、保湿护理、抗组胺药物、糖皮质激素、免疫调节剂等方式治疗。干性湿疹通常由皮肤屏障受损、环境干燥、过敏反应、免疫异常、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。
1、氧化锌软膏:
氧化锌软膏对轻度干性湿疹有效,其成分能收敛渗液、隔离刺激,但无法修复皮肤屏障。需配合保湿剂使用,每日涂抹2-3次,适用于红斑脱屑阶段。重度湿疹需联合其他药物治疗。
2、保湿护理:
神经酰胺乳液、尿素软膏等保湿剂可修复角质层水分流失。每日沐浴后3分钟内涂抹,选择无香料配方。冬季需增加使用频率,室内湿度建议维持在50%-60%。
3、抗组胺药物:
氯雷他定、西替利嗪、依巴斯汀可缓解瘙痒症状。夜间瘙痒明显者可选用第一代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。需连续用药1-2周,伴随抓挠破溃时需预防感染。
4、糖皮质激素:
氢化可的松软膏、糠酸莫米松适用于急性炎症期,连续使用不超过2周。面部及皮肤褶皱处选择弱效激素,躯干四肢可用中效制剂。突然停药可能引起反跳现象。
5、免疫调节剂:
他克莫司软膏、吡美莫司乳膏用于激素无效部位,需避开紫外线照射。可能与免疫异常有关,表现为顽固性鳞屑和苔藓样变。长期使用需监测淋巴细胞亚群。
干性湿疹患者宜增加三文鱼、核桃等富含ω-3脂肪酸食物,避免过度清洁。选择棉质透气衣物,冬季减少电热毯使用时间。持续瘙痒或渗液需排查特异性皮炎可能,合并感染时短期使用夫西地酸乳膏。适当进行游泳等低刺激运动有助于改善皮肤屏障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