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粉过敏建议挂变态反应科或耳鼻喉科。部分医院未设变态反应科时,可优先选择耳鼻喉科进行过敏原检测与症状管理,合并哮喘症状需联合呼吸科就诊。
1、变态反应科:作为过敏性疾病专科,可进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、皮肤点刺试验等精准诊断。典型表现为鼻痒、喷嚏、眼结膜充血,多由蒿草、桦树等气传花粉诱发。临床常用氯雷他定、西替利嗪、孟鲁司特等抗组胺药物控制症状。
2、耳鼻喉科:针对鼻塞、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开展鼻内镜检查和鼻腔冲洗治疗。可能与Th2细胞免疫失衡、组胺释放增多有关,常见伴发过敏性结膜炎。推荐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、丙酸氟替卡松。
3、呼吸科:出现胸闷、喘息等下呼吸道症状时需排查过敏性哮喘。花粉颗粒沉积可引发支气管痉挛,肺功能检查显示阻塞性通气障碍。急性发作期采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,长期控制选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。
4、眼科:眼痒流泪症状显著者需排除春季卡他性结膜炎。花粉直接接触结膜可致肥大细胞脱颗粒,典型体征为睑结膜铺路石样改变。推荐奥洛他定滴眼液、氮卓斯汀滴眼液局部抗炎。
5、皮肤科:面部颈部出现红斑丘疹需鉴别花粉接触性皮炎。迟发型超敏反应常于接触花粉后24-48小时发作,斑贴试验可辅助诊断。外用氢化可的松乳膏联合口服依巴斯汀效果显著。
花粉过敏患者日常需关注当地花粉浓度预报,外出佩戴N95口罩及防花粉眼镜。居家使用空气净化器并关闭门窗,衣物及时清洗避免花粉残留。饮食宜补充维生素C和欧米伽3脂肪酸,适度游泳可增强呼吸道耐受性。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喉头水肿需立即急诊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