胆囊炎的症状可能由胆道梗阻、细菌感染、胆汁淤积、胆囊结石、高脂饮食等因素引起,通常表现为右上腹疼痛、恶心呕吐、发热寒战、黄疸、消化不良等症状。
1、腹痛:胆囊炎最常见的症状是右上腹持续性疼痛,可能向右肩背部放射。疼痛常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,伴随胆囊区压痛和反跳痛。急性发作时可能出现胆绞痛,慢性胆囊炎则表现为隐痛或胀痛。
2、消化异常:患者常出现食欲减退、餐后腹胀、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。脂肪类食物耐受性下降,可能诱发腹泻或便秘。长期胆汁排泄不畅可能影响脂溶性维生素吸收。
3、发热寒战:急性胆囊炎多伴38-39℃发热,化脓性胆囊炎可出现寒战高热。体温波动与感染程度相关,严重者可能出现感染性休克表现。
4、黄疸体征:约15%患者出现皮肤巩膜黄染,提示可能合并胆总管结石或胆管炎。尿液颜色加深,粪便呈陶土样改变是胆汁排泄受阻的典型表现。
5、全身症状:慢性胆囊炎患者可能出现乏力、消瘦等全身症状。老年患者症状可能不典型,仅表现为轻微腹胀或食欲下降,容易漏诊。
胆囊炎患者需保持低脂饮食,避免动物内脏、油炸食品,增加膳食纤维摄入。急性发作期应禁食,缓解期可适量食用清蒸鱼、燕麦等低脂食物。规律进食有助于胆汁规律排放,避免长时间空腹。适度运动如散步、太极拳可促进消化功能,但避免剧烈运动诱发疼痛。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,通过超声检查明确诊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