怀孕后终止妊娠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,药物流产可通过米非司酮、米索前列醇、卡前列甲酯等药物组合实现。药物流产适用于妊娠49天内的早期妊娠,可能与胚胎发育异常、母体健康风险等因素有关,通常表现为阴道出血、腹痛等症状。
1、米非司酮:该药物通过拮抗孕激素受体使蜕膜组织变性坏死,需配合前列腺素类药物使用。用药后需密切观察出血量及妊娠组织排出情况,异常出血需及时就医。
2、米索前列醇:前列腺素类药物可促进子宫收缩和宫颈软化,常与米非司酮序贯使用。服药后可能出现恶心、腹泻等副反应,严重过敏者禁用。
3、卡前列甲酯:阴道给药的栓剂能增强子宫平滑肌收缩力,适用于对口服药物不耐受者。使用后需保持卧位30分钟以确保药物吸收。
4、手术清宫:药物流产不全时需行负压吸引术或钳刮术清除残留组织。手术适用于妊娠10周内的情况,术后需预防感染并监测子宫恢复情况。
5、中医调理:流产后可选用益母草颗粒、生化汤等促进子宫复旧,配合艾灸关元穴改善气血循环。调理期间忌食生冷辛辣,避免重体力劳动。
药物流产需在具备急救条件的医疗机构进行,用药前后需完善超声检查确认妊娠情况。流产后两周需复查超声,一个月内禁止盆浴及性生活,出现发热、持续腹痛或大出血应立即就诊。日常饮食宜补充富含铁质的动物肝脏、菠菜等,适度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帮助身体恢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