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体囊肿破裂可能由剧烈运动、外力撞击、凝血功能障碍、盆腔炎症、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原因引起,临床表现为突发下腹痛、肛门坠胀感、阴道出血、低血压、休克等症状。
1、剧烈运动:黄体期卵巢充血状态下,跳绳、跑步等运动可能导致囊肿破裂。建议暂停运动并卧床休息,局部冰敷缓解疼痛,48小时内避免体力活动。
2、外力撞击:腹部受到挤压或撞击时易诱发破裂,常见于同房后或意外外伤。需立即采取屈膝侧卧位减轻腹膜刺激,监测血压心率变化,出现冷汗需急诊就医。
3、凝血异常:抗凝药物使用或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破裂风险增加。伴有皮肤瘀斑、鼻出血等症状时应检测凝血功能,维生素K、氨甲环酸等药物可辅助治疗。
4、盆腔感染:输卵管炎或盆腔脓肿可能导致囊肿结构脆弱。出现发热、脓性白带需抗生素治疗,头孢曲松联合甲硝唑可覆盖常见病原菌。
5、内异症病灶: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常合并痛经加重。腹腔镜手术可清除病灶,严重者需行卵巢囊肿剥除术,术后配合GnRH-a类药物抑制复发。
日常需避免经期同房及剧烈运动,增加深海鱼、坚果等抗炎饮食摄入,练习腹式呼吸缓解疼痛。出血量大于月经或持续腹痛超过6小时应立即就诊,超声检查可明确出血程度,血红蛋白低于70g/L需输血治疗。恢复期可进行游泳、瑜伽等低强度运动,每月复查超声直至囊肿完全吸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