类丹毒是一种由猪红斑丹毒丝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炎症反应,典型表现为局部红肿、疼痛、边界清晰的紫红色斑块,常见于手部或手指。
1、红斑肿胀:感染初期皮肤出现界限分明的红色斑块,伴有局部肿胀和发热感。病灶通常呈离心性扩展,中央可能消退形成环状。接触生肉或鱼类后48小时内发病者需高度警惕。
2、疼痛灼热:患处常有搏动性疼痛或烧灼感,触痛明显但化脓罕见。症状轻重与细菌侵入量相关,屠宰工人、渔民等职业人群更易出现剧烈疼痛。
3、紫红隆起:典型皮损发展为紫红色隆起性斑块,边缘呈堤状隆起,表面可能出现水疱或鳞屑。病变多单发,直径多在2-10厘米之间。
4、淋巴反应:约1/3病例伴发淋巴管炎,表现为自病灶向近心端延伸的红线,区域淋巴结可能肿大压痛。严重者可出现低热、乏力等全身症状。
5、慢性变异:少数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发展为弥漫型或败血型,皮损广泛分布伴高热寒战。慢性型常见于园艺工作者,表现为持续数月的紫红色结节。
日常应避免徒手处理生肉海鲜,操作时佩戴防护手套。出现疑似皮损需尽早就医,青霉素类药物治疗效果显著。保持伤口清洁干燥,接触动物产品后彻底洗手,处理食材时注意生熟分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