嘴巴里面有水泡可通过保持口腔卫生、调整饮食结构、局部物理降温、使用药物缓解、预防继发感染等方式治疗。水泡通常由烫伤刺激、病毒感染、过敏反应、机械摩擦、营养缺乏等原因引起。
1、清洁护理:烫伤或摩擦导致的水泡需用生理盐水漱口,避免破损感染。每日刷牙两次配合牙线清洁,暂停使用含酒精漱口水。进食后立即用温水漱口,减少食物残渣刺激。
2、饮食调节:避免辛辣、过烫或坚硬食物,选择室温流质如南瓜粥、山药羹。增加维生素B2摄入,每日食用鸡蛋、牛奶、菠菜等。过敏体质者需排查芒果、坚果等致敏食物。
3、物理处置:对创伤性水泡可含服冰块缓解肿痛,每次不超过3分钟。疱疹性水泡适用淡盐水含漱,每日3-4次。使用软毛牙刷避免二次损伤,睡眠时垫高枕头减少充血。
4、药物干预:病毒感染可口服阿昔洛韦、泛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。过敏反应需服用氯雷他定、西替利嗪抗组胺药。疼痛明显时短期使用利多卡因凝胶局部涂抹。
5、感染防控:疱疹破溃后涂抹红霉素软膏预防细菌感染。糖尿病患者出现化脓需就医清创,免疫力低下者慎用激素类喷雾。反复发作超过两周需排查白塞病等免疫疾病。
日常需保证每日2000ml饮水,避免熬夜及精神紧张。适度补充复合维生素B族及维生素C,选择游泳、瑜伽等低强度运动增强抵抗力。长期不愈或伴随发热、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应及时到口腔黏膜科就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