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粉过敏可通过避免接触过敏原、鼻腔冲洗、口服抗组胺药、鼻用糖皮质激素、免疫治疗等方式治疗。花粉过敏通常由免疫系统过度反应、遗传因素、环境花粉浓度升高、鼻腔黏膜屏障功能受损、Th2型免疫反应偏倚等原因引起。
1、避免接触:减少户外活动时间,尤其在花粉浓度高的清晨或大风天气。外出时佩戴防花粉口罩和护目镜,回家后及时更换衣物并冲洗鼻腔。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并关闭门窗,可显著降低过敏原暴露。
2、鼻腔护理:每日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2-3次,可机械清除花粉颗粒。选用等渗或高渗盐水配合洗鼻器使用,能减轻鼻黏膜水肿。鼻腔涂抹凡士林可形成物理屏障,阻隔花粉附着。
3、药物控制:口服氯雷他定、西替利嗪等第二代抗组胺药缓解鼻痒和喷嚏。鼻喷布地奈德、氟替卡松等糖皮质激素改善鼻塞症状。孟鲁司特钠适用于合并哮喘患者,需连续使用2周见效。
4、免疫调节:皮下注射标准化花粉变应原浸液进行脱敏治疗,疗程3-5年。舌下含服桦树花粉或蒿草花粉制剂需每日用药,适用于12岁以上人群。两种方式均能改变免疫应答模式。
5、对症处理:结膜充血可使用奥洛他定滴眼液,支气管痉挛需联合沙丁胺醇雾化。严重过敏反应需随身携带肾上腺素笔,突发喉头水肿应立即就医。合并鼻息肉患者可能需要内镜手术。
花粉过敏者应保持膳食均衡,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、西兰花等食物。适度游泳、瑜伽等室内运动可增强呼吸道耐力。定期清洁卧室纺织品,使用防螨床品减少交叉过敏风险。监测花粉预报提前用药,症状持续加重需进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