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褐斑主要表现为面部对称性色素沉着斑块,好发于颧骨、前额、上唇等曝光部位。皮损通常呈淡褐色至深褐色,边界清晰但形态不规则,日晒后颜色加深,无鳞屑或疼痛瘙痒等自觉症状。
1、对称分布:皮损多双侧对称出现于面颊、颧部、前额,呈蝶翼状分布。色素斑大小不一,初期为点状,后期可融合成片,颜色深浅与紫外线暴露程度正相关。妊娠期女性常见于下颌部位。
2、颜色变化:斑块色泽从浅棕到灰褐不等,夏季因紫外线刺激黑色素合成增加而颜色加深,冬季可能自行减轻。部分患者伴随毛细血管扩张,形成色素沉着与红斑混合表现。
3、无自觉症状:与炎症性皮肤病不同,黄褐斑通常不伴发脱屑、渗液、疼痛或瘙痒。少数患者可能有轻微紧绷感,但无病理学意义的皮肤屏障损伤。
4、病程特征:皮损发展缓慢,可持续数月到数年。情绪波动、熬夜或内分泌变化可能诱发加重,停止刺激因素后部分病例可逐渐淡化,但完全消退较困难。
5、分型差异:根据伍氏灯检查可分为表皮型黑褐色、真皮型蓝灰色和混合型。表皮型对治疗反应较好,真皮型可能需联合激光干预。
日常需严格防晒,使用SPF50+广谱防晒霜并配合物理遮挡。建议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、猕猴桃,以及含维生素E的坚果类食物。每周3次30分钟以上有氧运动可改善微循环,瑜伽等减压运动有助于调节内分泌。避免使用含汞铅的劣质化妆品,夜间护理可选用含熊果苷、烟酰胺的温和美白产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