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风后可通过阿司匹林、氯吡格雷、阿托伐他汀等药物进行二级预防。中风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、高血压、心房颤动、糖尿病、高脂血症等因素引起。
1、抗血小板药物: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栓风险,氯吡格雷可选择性阻断ADP受体。长期使用需监测消化道出血风险,牙龈出血或黑便时应及时就医。
2、调脂稳定斑块: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,延缓颈动脉斑块进展。用药期间需定期检测肝功能,避免与西柚同服影响药物代谢。
3、降压药物:氨氯地平作为长效钙拮抗剂,可平稳控制晨峰血压。合并糖尿病者优选ACEI类如培哚普利,具有肾脏保护作用。
4、抗凝治疗:房颤患者需使用华法林或利伐沙班预防心源性栓塞。华法林需定期监测INR值,新型口服抗凝药无需常规监测但费用较高。
5、神经保护剂:依达拉奉可清除自由基改善脑水肿,胞磷胆碱促进神经细胞膜修复。急性期静脉给药后需逐步过渡到口服制剂维持。
中风后康复期需坚持地中海饮食模式,每日摄入深海鱼、橄榄油、坚果等富含ω-3脂肪酸的食物。每周进行3次有氧运动如游泳、骑自行车,强度以心率维持在220-年龄×60%为宜。语言功能障碍者应每日进行朗读训练,肢体偏瘫患者需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Bobath疗法。血压血糖监测记录应形成习惯,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建议使用持续正压通气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