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呼吸道感染可通过解热镇痛药、抗组胺药、镇咳祛痰药、抗生素、抗病毒药等方式治疗。上呼吸道感染通常由病毒感染、细菌感染、过敏反应、环境刺激、免疫力下降等原因引起。
1、解热镇痛药:对乙酰氨基酚、布洛芬等药物可缓解发热和咽痛症状。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降低体温阈值,同时阻断痛觉神经传导。体温超过38.5℃或伴有明显头痛时可短期使用,用药期间需监测肝功能。
2、抗组胺药:氯雷他定、西替利嗪适用于过敏性鼻炎引发的鼻塞流涕。组胺H1受体拮抗剂能减轻黏膜水肿,改善打喷嚏症状。合并青光眼或前列腺增生患者需谨慎使用,服药后可能出现嗜睡等不良反应。
3、镇咳祛痰药:右美沙芬抑制延髓咳嗽中枢,适用于干咳症状;氨溴索促进支气管纤毛运动,帮助稀释痰液。中枢性镇咳药禁用于痰多患者,祛痰药物需配合足量饮水以增强效果。
4、抗生素:阿莫西林、头孢克洛针对细菌性扁桃体炎等继发感染。β-内酰胺类抗生素需完成规定疗程,滥用可能导致耐药性。用药前应评估青霉素过敏史,治疗3天无效需考虑病原体耐药可能。
5、抗病毒药:奥司他韦对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具有抑制作用,发病48小时内使用可缩短病程。金刚烷胺仅对甲型流感有效,常见副作用包括头晕和胃肠道反应。病毒性感染早期使用能降低并发症风险。
日常饮食宜选择百合银耳羹、雪梨蜂蜜水等润肺食物,避免辛辣刺激加重黏膜充血。保持每天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、游泳,增强呼吸道防御能力。居室湿度维持在50%-60%,定期开窗通风减少病原体浓度。出现持续高热、呼吸急促、血痰等严重症状需立即就医,婴幼儿及老年人更需警惕肺炎等并发症发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