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子少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、营养补充、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。精子数量减少可能与激素水平异常、精索静脉曲张、感染等因素有关,通常表现为不育、射精量减少等症状。
1、激素调节: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如戈舍瑞林、亮丙瑞林可刺激睾丸生精功能。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能促进睾酮合成,改善生精微环境。这类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,避免激素紊乱。
2、抗氧化治疗:左卡尼汀通过清除活性氧保护精子膜完整性。辅酶Q10改善线粒体能量代谢,维生素E减少氧化应激损伤。联合使用可提升精子活力与数量,疗程通常持续3-6个月。
3、改善循环:七叶皂苷钠可减轻精索静脉曲张引起的淤血。己酮可可碱扩张血管促进睾丸血供,需配合阴囊托带物理治疗。严重曲张需考虑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或显微结扎术。
4、抗感染治疗: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可选用左氧氟沙星、多西环素等抗生素。非细菌性炎症使用塞来昔布等抗炎药,配合温水坐浴。感染控制后精子生成环境得到改善。
5、营养支持:锌制剂如葡萄糖酸锌参与精子形成过程。精氨酸是精子头部主要成分,补充可增加精液量。建议每日摄入牡蛎、坚果等富锌食物,搭配有氧运动调节内分泌。
日常需避免高温环境与紧身裤,减少烟酒摄入。每周3次30分钟慢跑或游泳有助于改善睾酮水平,地中海饮食模式可提供充足抗氧化物质。若药物治疗3-6个月无效,需考虑睾丸穿刺取精等辅助生殖技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