肝癌可通过超声检查、CT扫描、MRI成像、肿瘤标志物检测、肝穿刺活检等方式诊断。肝癌通常由慢性病毒性肝炎、肝硬化、黄曲霉毒素暴露、酒精性肝病、代谢性疾病等因素引起。
1、超声检查:腹部超声是肝癌筛查的首选方法,具有无创、便捷、成本低的优势。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肝脏占位性病变的位置、大小及血流信号,对直径>1cm的病灶检出率可达80%以上。对于肝硬化患者建议每6个月定期复查。
2、CT扫描:增强CT能清晰呈现肝癌特征性的"快进快出"强化模式,诊断准确率超过90%。多排螺旋CT可检测直径0.5cm的微小病灶,同时评估门静脉癌栓情况。碘过敏或肾功能不全者需慎用对比剂。
3、MRI成像:多参数MRI对肝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最高,弥散加权成像能区分肝硬化结节与早期肝癌。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可检测直径0.3cm的微小病灶,特异性达95%,适用于CT诊断困难病例。
4、肿瘤标志物:甲胎蛋白AFP>400ng/ml持续4周或AFP-L3占比>10%具有诊断意义。异常凝血酶原DCP与高尔基体蛋白73GP73联合检测可提高早期肝癌检出率至85%。
5、肝穿刺活检:超声引导下穿刺获取组织标本进行病理检查是诊断金标准,可明确肝癌病理分型与分化程度。适用于影像学不典型病灶,出血风险约0.5%,需血小板>50×10⁹/L方可实施。
日常需保持低脂高蛋白饮食,适量摄入西兰花、蓝莓等抗氧化食物,避免腌制食品。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,如快走、游泳。肝硬化患者应严格戒酒,每3-6个月定期随访甲胎蛋白与影像学检查。出现不明原因体重下降、右上腹钝痛、皮肤巩膜黄染等症状需及时就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