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童注射胰岛素需注意剂量准确性、注射部位轮换、低血糖预防、设备清洁消毒、血糖监测配合等关键环节。
1.剂量校准:使用专用胰岛素注射笔或注射器,确保剂量刻度清晰可见。每次注射前需双人核对剂量,避免因视觉误差或操作失误导致过量或不足。儿童体重变化时需及时复诊调整方案。
2.部位轮换:优先选择腹部、大腿外侧、上臂外侧等皮下脂肪丰富区域,每次注射点间隔至少2.5厘米。长期固定部位注射可能引起脂肪增生,影响药物吸收率。婴幼儿建议采用捏皮注射技术。
3.低血糖防范:随身携带葡萄糖片或果汁应急,运动前后需监测血糖。速效胰岛素注射后30分钟内必须进食,中效胰岛素作用高峰期为4-8小时需加餐。出现冷汗、颤抖等征兆时立即检测血糖。
4.无菌操作:注射前用酒精棉片消毒皮肤,针头一次性使用。开封后的胰岛素笔芯常温保存不超过28天,避免阳光直射。未开封胰岛素需冷藏,注射前回温至室温。
5.监测配合:建立血糖监测日志,记录注射时间、剂量与餐后血糖值。使用动态血糖仪需注意传感器校准,传统指尖采血应轮换手指。青春期生长激素变化期间需加强监测频率。
儿童胰岛素治疗需配合均衡饮食与适度运动,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应定时定量,避免高糖零食。建议选择游泳、自行车等中低强度有氧运动,持续时间不超过60分钟。护理人员需定期参加糖尿病教育课程,掌握新型胰岛素泵与连续血糖监测设备的使用规范。出现持续高血糖或反复低血糖时应及时就医调整方案。